人民日报:中国南车株洲所为世界装备业造“心”补“脑”

浏览量:1769 作者: 来源:国资委网站 时间:2012-05-04 【字号:

时间:2012-05-03  原文作者:陆娅楠

 

  一家机车研究所能有多大本事?

  它能让澳大利亚铁路货车载得更重,运得更多;让新加坡地铁维护排放更少,能耗更低;让中国铁路既能翻越世界屋脊,也能跑出世界最高速。它的产品为绿色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它是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南车株洲所),全国科研院所中率先自断“皇粮”的专业性研究所、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高科技企业,它为现代装备业打造强大“心脏”与聪慧“大脑”。

  技术纵深化,业务多元化,实施“T”型创新战略

  2011年,国内外铁路机车产业发展放缓,新兴产业竞争激烈,中国南车株洲所销售收入却突破140亿元大关,连续6年保持40%以上的平均增长率。

  企业逆势上扬的资本是什么?“自主创新是中国南车株洲所老一辈留下来的文化,更是今天我们闯荡国内外市场的话语权。”中国南车株洲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邓恢金说,改革进入市场后,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8%左右作为科研经费,近三年更是达到10%以上,该比例是同行业平均标准的35倍。

  自主创新的路径很多,又是什么秘诀让企业业绩7年内增长了14倍?“我们坚持专业技术纵深化发展,核心技术同心多元化应用,使企业形成一个T字型的产业结构。”中国南车株洲所研究院副院长刘可安说。

  T字的一竖,是株洲所长期专注的牵引传动和网络控制两大技术。二者分别被喻为现代机车车辆的心脏与大脑,决定了列车能否“多拉、快跑、耗能少”。为了攻克这两项“请不来、买不到、离不了”的关键技术,中国南车株洲所累计投入30多亿元资金进行科研攻关,并成功为一代代火车头装上“中国心”,植入“中国脑”。2010年,中国南车株洲所研制出当前世界单列功率最大的动车组变流器,使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大幅提高了30%,牵引国产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最高时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铁路造“心”补“脑”的王者地位。

  T字的一横,是指核心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中国南车株洲所将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两大核心技术,延伸到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工业变流、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油田钻机等产业领域,将技术价值发挥到极致。目前,中国南车株洲所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占据近70%的国内市场,手握各类风电产品订单超过20亿元;其打破外国公司长期垄断,已为港、深、京、津、沪、穗、渝等地提供城轨产品,近三年为国家节约投资70多亿元。

  “T字型的产业结构,既保证了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又扩大了技术应用领域,保证了市场规模,形成了价格优势,更成功探索出‘以科技促产业,以产业养科技’的良性发展模式。”刘可安说。

  从核心部件进军核心元件,带动整条产业链升级

  如今,中国南车株洲所已为中国高铁项目提供牵引传动系统1600余台,成为国内自主高端牵引电传动系统最大的供应商。然而,中国南车株洲所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下,而是向产业链的两端进军。

  向上攀登,从核心部件进军核心元件,向着机车核心技术的“珠峰”——IGBT应用技术进军。IGBT,中文名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中的核心元件,也应用于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工业传动等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被称为“变流器的CPU”。

  2008年,中国南车株洲所并购世界著名半导体公司丹尼克斯,成为国内唯一掌握IGBT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模块封装——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并迫使竞争者对中国市场的报价下滑了70%

  向下延伸,从核心部件进军应用领域,让科技成果转化有用武之地。推广新技术并不容易。“一方面,创新有风险,下游企业不敢尝试自主创新的产品;另外一方面,我们每突破一个领域,外企就砍掉一半售价来打价格战,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条较长的产业链,应用检验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刘可安介绍,目前中国南车株洲所高科技成果的转换率超过85%,并成功打入变频空调、油井钻机等重大装备领域,极大地降低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与制造成本。

  从大系统到大部件、从关键材料到关键工艺、从核心部件到核心元件,中国南车株洲所还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株洲日望精工有限公司本是一家加工配件的民营小厂,2005年在株洲所的带动下,开始从事高速动车变流器的柜体加工配套,在株洲所的技术扶植下,日望精工逐渐掌握了替代国外产品的焊接工艺技术。

  “在中国南车株洲所的带领下,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了20多倍,也使我们有了创新理念和能力。”株洲日望精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鹏说,“在自主创新的路上,株洲所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人尽其才,用其所长,打造职业发展通道

  如今,票子、位子、车子、房子、孩子……科技人员面临的诱惑很多,生活压力也不小,如何能把人才留在株洲这么个二三线城市,还能充分挖掘其科技热情与研发潜力?

  中国南车株洲所提出“三个空间论”——广阔的思维空间、良好的工作空间、温馨的生活空间,并建立了独创的职业发展体系。所有职员在入职时,根据个人能力被分入行政管理、工程技术、营销贸易、施工技巧四个职业通道。每一位员工都能依据业绩升职、换岗,拥有完整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各类人才“事其所好,精其所专,成其所想,得其所值”。

  34岁的尚敬,2003年硕士毕业来到中国南车株洲所,现在已经是株洲所电气技术与材料工程研究院基础与平台研发中心副主任。入职以来,尚敬相继参加了重载机车、高速动车的牵引传动系统的研发,其团队还成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第一个打入中国地铁项目的国内团队。

  “在株洲所,博士一入职就有30万元的无息贷款,年轻人入职两三年后就能挑大梁,研发人员5年内基本都能有房有车。因为生活很体面,事业有成就,几乎没有什么人员流失。”

  凤凰栖吾枝,亮翅放清音。截至2011年底,中国南车株洲所拥有博士72名、研究生以上学历781人,形成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首席专家、59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名政府津贴获得者领衔的3678人的科研队伍,成为中国轨道交通名副其实的“人才洼地”和“技术硅谷”。

  创新不止,领跑不息。“十一五”期间,株洲所累计创造1000多项科技成果,800项发明专利,组织制订国家标准共44项,完成企业标注制修订209项,并获得了IEC625802IEC62621等两项重要国际标准的主导起草权,开创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先河。

  (本文章摘自52《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